尔能国危救德机吗源能卡塔
9月21日,卡塔可以说是救德机今年以来,全球局势最为紧张的国危一天。在这一天,卡塔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讲话,救德机在俄罗斯开启部分动员,国危整个欧洲局势都陷入紧张的卡塔氛围之中。而同一天,救德机美联储宣布大幅加息75个基点,国危全球金融层面也陷入高度紧张之中。卡塔
就在国际局势剑拔弩张的救德机当口,天然气高度依赖于俄罗斯的国危德国,眼看北溪2号开通输气遥遥无期,卡塔德国总理朔尔茨,救德机于当地时间9月25日,国危抵达卡塔尔首都多哈进行正式访问。
朔尔茨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德国寻找更多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德国总理的开源之旅,还未取得实际成果,一个更大的噩耗也传来了。就在他出访卡塔尔的当晚,当地时间9月26日凌晨2点03分,波罗的海海底发生两次爆炸,北溪管道彻底被炸断了。
北溪管道被炸,对德国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这彻底终结了德国和俄罗斯直接的能源合作可能,德国的能源供应链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所以朔尔茨的中东之行,使命显得更加重要。
但是对于此次朔尔茨的中东之行,我并不看好,当时我曾有过一个推论,原话是这么说的。
德国总理朔尔茨亲自出访中东,先后访问了沙特和卡塔尔,就是想给德国的能源供应链重组,寻找新的供应渠道。但是德国不知道有没有搞清楚,这个风口浪尖上,阿拉伯国家真的会帮它吗?
很显然,如果美国就是想彻底毁了欧洲的工业产业链,那么谁帮德国,谁就是跟美国过不去。而且现在美国是欧洲高价天然气最主要的供应者,这么好的生意,他也不可能允许被中东国家抢去。
同时,德国如果从中东找到新的能源供应渠道,就是彻底断了俄罗斯的财路,这不就是跟俄罗斯也过不去吗?此外,中东的能源供应链很稳定,这里面最大的买家是我们,如果德国要进来切一块蛋糕,你这是要切谁的?如果动了我们的份额,得,等于为了德国,阿拉伯国家要把上三常得罪个遍。
所以可想而知,朔尔茨的中东之行,只会收获一堆空头支票,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美国不想让你得到的,阿拉伯国家也不敢给。
现在来看,果然如此,德国并没有拿到什么实质性成果。当然美国并没有把事做绝,只是把价格拉高了,以高于市场价四倍的价格,大量向欧洲出口天然气,以解德国的燃眉之急。美国的善意,只是贵了点,但并没有把德国的路走死,美国也在给德国想办法,而且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卡塔尔能源部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宣布,卡塔尔已经与德国达成了一项天然气长期供应协议,从2026年起,卡塔尔每年将向德国供应2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协议有效期为15年。
看起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但是这项协议里面最关键的内容是,这一供应协议将通过中间商,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实施。
这说明,美国终究还是爱德国的,但终究是德国承担了所有。
只是这份长期供应协议,真的能解决德国所面临的长期性能源危机吗?我们要看下未来能源格局的演化,将会是什么样的。
在波斯湾,伊朗和卡塔尔两国交界的海域,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南帕斯气田,由伊朗和卡塔尔各占了一部分。
而卡塔尔所占的这一部分,正是卡塔尔天然气开采最大的来源,北方气田。
目前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总产能为770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出口仅次于澳大利亚,排名全球第二。
但是随着俄乌冲突爆发,真正影响深远的全球能源供应链重组,将会成为改变未来世界能源格局的一件大事。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欧洲的天然气进口,将由谁来替代俄罗斯。
卡塔尔能源公司从今年6月中旬以来,开始招募国际合作伙伴,加速推进北方气田的扩产,目标是将产能提高约50%,达到每年1.26亿吨,这将使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按照卡塔尔的计划,北方气田的扩建分为两部分:第一阶段东部扩建项目(NFE),计划建设四条液化生产线,总计3260万吨/年,耗资287.5亿美元,预计2026年开始生产。第二阶段北方气田南部扩建项目(NFS),包含两条液化生产线,产能1600万吨/年。
在东部项目上,卡塔尔能源已经确定将与法国道达尔能源、意大利埃尼、美国康菲、美国埃克森美孚和荷兰壳牌合作,这五家欧美能源公司将分别与卡塔尔能源成立合资公司,合计持有东部项目25%的权益,其余由卡塔尔能源公司持有。
而我们的中石油与中石化,也在与卡塔尔谈判,分别拟投资15亿美元参与北方气田东部扩建项目,并签署LNG长期承购合同。
最后是在11月21日,中石化宣布,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石化供应400万吨LNG。此次协议是中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的第二个LNG长期购销协议,也是卡塔尔北方气田扩能项目的第一个LNG长期购销协议。
而作为另外五家合作的能源企业之一,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也拿到了一部分产能,就是这次卖给德国,为期20年,每年200万吨的长协天然气合同。
目前率先签订下来的两份天然气长期合同,都是来自于此次卡塔尔产能扩建的一部分。我们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到几个重点信息。
第一,中国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卡塔尔目前是我国的第四大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国。
我国2021年液化天然气(LNG)总进口量7893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国是澳大利亚、美国、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联邦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分别为3110万吨、898万吨、898万吨、823万吨、510万吨、452万吨和316万吨。
卡塔尔北方气田扩产后,至少按目前的长协看,我们从卡塔尔的进口量将提升至1200万吨左右。也就是后面的国际能源格局,不管怎么调整,不能分走属于我们的一杯羹。
第二,卡塔尔拯救不了德国。至少从这份长协来看,德国虽然拿到了一部分产能,卡塔尔是一手供应商,德国拿到的却是二手天然气,中间还得经过美国公司。
此外,这每年200万吨液化天然气,大约是28亿立方米,而过去北溪一号一条管道的年输气量就可以达到550亿立方米,卡塔尔供应的二手天然气,一年差不多是北溪一号半个月的输气量。
这么一对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就连这杯水车薪,也必须经过美国在中间倒一手,而且时间也是三年以后了,谁知道那时候又是个啥情况呢。
在今年的努力切割之下,2022年前10个月,俄罗斯对欧洲国家的液化天然气供应量达到创纪录的178亿立方米,较2021年同期增长42%。俄液化天然气,占欧洲国家海运天然气进口总量依然高达16%。
德国要和中东建立起足以替代俄罗斯,直接的能源供应链,尤其是通过海上运输,目前看还是很困难的,没有几十年不太可能,而陆上通道,就看中东土豪和土耳其接下来的努力了。
土耳其和伊朗,正在土耳其,伊朗,叙利亚,伊拉克四国交界地带进行军事行动,如果能在这里打通一条能源通道,那么土耳其将有望成为俄罗斯和中东地区能源输往欧洲的一个中转站,土耳其能源枢纽的地位,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走到这一步,欧洲的能源供应链,才有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重组,并把美国的影响力排挤出去。
(责任编辑:焦点)
-
4月8日,随着PH3站机组成功并网,电建海投公司柬埔寨甘再水电站步入2022年后首次实现八台机组同时发电,电站正式进入腾库降水位运行冲刺阶段。2022年是柬埔寨后疫情时代恢复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年,受国 ...[详细]
-
近日消息,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能源计划建议到2040年核能占电网供应的20%,是2023年8.5%的两倍多。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目前运营14座核反应堆,而事故前有54座。该计划需议会批准,旨在减少碳排放 ...[详细]
-
土耳其电力需求正经历显著增长。伴随人口持续膨胀及城市化进程,该国年能源产量已跻身全球第15位,超越了若干人口更为庞大的国家。至2022年,土耳其跃升为欧洲第六大、全球第14大总发电厂容量超过100千兆 ...[详细]
-
伊朗能源部长阿巴斯·阿利亚巴迪日前发布警告称,伊朗电力短缺因消费竞赛加剧,公众合作对解决计划至关重要。德黑兰近期发生罕见大面积停电,凸显能源部面临的压力。伊朗预计今年夏季电力缺口将增至25,000兆瓦 ...[详细]
-
欧盟理事会通过新规则 要求到2030年将其最终能源消耗量减少11.7%
当地时间7月25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新规则,要求到2030年将欧盟最终能源消耗量减少 11.7%。成员国将共同确保2030年最终能源消耗比此前2020年)制定的2030年能源消耗预测至少减少11.7% ...[详细]
-
Cordelio Power 与 Fluence 签署超过 1GWh 设备的 BESS 协议
机构投资者参与有助于提升BESS项目资产地位。CPP Investments投资了多家能源存储开发商。Cordelio近日宣布20MW/40MWh麦克亨利BESS项目已商业运营,位于伊利诺伊州,最初由 ...[详细]
-
非洲清洁能源发展公司ACED)与能源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公司EIMS Africa)已与 NOA Group Trading 达成关于 Ishwati Emoyeni 风电场的财务结算协议。该项目由 AC ...[详细]
-
迪拜电力水务局DEWA)的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Saeed Mohammed Al Tayer先生宣布,位于哈塔的抽水蓄能电站将于2025年4月开始逐步向迪拜提供清洁能源。他进一步指出,该清洁能源发电 ...[详细]
-
当地时间10月7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受能源短缺影响,2022年8月德国进口价格指数环比上涨4.3%,同比上涨32.7%,创1974年3月以来德国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增长最大涨幅。数据显示,德国 ...[详细]
-
近日,法国能源集团Engie在智利北部的塔尔塔尔市Taltal)成功启动了其迄今为止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Kallpa风电场,该风电场的总装机容量达到344兆瓦。Engie此次投资金额为4.59亿美 ...[详细]